讲授课程:农艺与种业研究进展讲授章节:第三讲种子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切入点:中华文明以农而立其根基,因农而成其久远。在农耕文明的演进历程中,耕读相协的文化孕育了众多农学家,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汲取先民智慧,传承行知思想,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农家类书。农学典籍积淀了精深的农学思想,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宝贵财富。纵观我国古代农书,在卷帙浩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深刻、流传广泛久远等方面,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西欧。这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也是给全人类留下的宝贵遗产。
讲授目的及效果:通过对中国古老农书关于种子知识和技术的记载学习,将提升学生们种业文化自信,激发民族种业自豪感,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知农爱农、不惧困难的探索精神,以及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紧迫感。
我国不但有悠久的农业历史,而且产生和保存了丰富的农学典籍。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代表性农书,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农业面貌和农学水平,成为中国古代农学发展各个阶段的标志。《中国农业古籍目录》(2002)正编部分收录我国农业古籍存目多达2084种,这其中包括各类校注性、解释性和汇编性农书,体现出历代农学“信而好古”的学术传承性。农学典籍对指导古代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促进古代农耕文明发展功不可没。李根蟠认为,“在人类本性和外部环境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条件下,古代的经验和思考成果往往具有超时空的价值和启迪意义”。作为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农学典籍的价值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被湮没,反而历久弥新,书中记载的许多农业技术和哲学思想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其科学性、思想性、审美性和学术性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教学组织上,由《吕氏春秋·上农》、《齐民要术》等古代农业名著引入,引导学生领悟中国古代农书具有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艺术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特点。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掘古农书的新时代意义,既可以为其自身固本求新注入活力,又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创新。随着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农学典籍里的经验和思想可以“穿越时空”,为全球农业发展、环境治理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通过教学,同学们明白了历代农书所贯穿的“要在安民”的农本思想与习近平“三农”思想高度契合,映射出农学典籍的新时代价值。“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的“和合”是中国哲学永恒的主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论断,就是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创造性转化,也是对蕴含于农学典籍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