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农业科普> 正文
动物炭疽病防控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1-09-02

 动物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兽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动物报告疫病。动物炭疽病防控知识介绍如下:
 
     易感动物 炭疽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野生动物均可感染,草食动物最易感,其次是杂食动物,再次是肉食动物,家禽一般不感染。人对炭疽是中度易感,养殖人员、兽医、屠宰工人、毛皮加工人员的感染机会较多。
 
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炭疽疫情,每年6-9月为发病高峰,多发生在吸血昆虫多、雨水多的季节,由于暴雨、洪涝冲涮导致炭疽病菌暴露地表,家畜接触而引发疫情。

 传播途径 人和动物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或受损伤的皮肤接触感染。患病动物和因炭疽而死亡的动物尸体以及污染的土壤、草地、水、饲料都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炭疽芽胞对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其污染的土壤、水源及场地可形成持久的疫源地。
 
大多数情况下,是牛、羊等食草动物在吃草时摄入芽胞引起感染,人接触了感染牲畜的肉类、毛皮、血液或土壤等其他污染物而感染。接触健康的牛、羊等动物及其肉类制品是不会感染炭疽的。

 临床症状

人感染炭疽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约占95%以上,也会发生肺炭疽、肠炭疽,败血症型炭疽、炭疽脑膜炎。

皮肤炭疽的典型皮损特点就是有黑痂的浅溃疡,周边有小水泡,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发生肺炭疽时,可突发寒战、高热、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现。

发生胃肠型炭疽时腹部有下坠感、可出现急性腹泻等表现。

草食动物一般对炭疽高度敏感,羊被感染后多表现为最急性病症,摇摆、磨牙、抽搐、挣扎、突然倒毙,有的可见从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黑红色血液,数小时后急性死亡。

牛被感染后体温常达到41℃以上,可视粘膜呈暗紫色,心动过速,呼吸困难,急性死亡病例一般尸僵不全,经24-36小时后死亡。
      
防控措施

炭疽多为散发疫情,但是炭疽芽孢抵抗力极强,在干燥土壤和污染草原中可存活40年以上,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一般消毒剂对芽孢杀灭作用很差,难以清除。养殖场,特别是曾经发生过炭疽疫情的地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
       1
、有条件的养殖户要对易感动物实施免疫。
       2
、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养殖场地、圈舍及进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3
、不从疫区调运易感动物;从非疫区调入动物要有齐全的检疫手续,落地后要隔离观察,无异常情况再混群饲养。
       4
、发现牛、羊、猪等牲畜突然死亡或者天然孔出血、腹部膨胀、体温升高等现象,要将病死或发病动物隔离,限制其移动,做到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病死动物及其产品,并及时上报当地农业农村部门。
       5
、相关从业工作者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时穿戴好工作服、戴好口罩、手套,工作后要洗手,有皮肤破伤时应立即涂抹2-5%的碘酒。

 6、民众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从正规渠道购买检疫合格产品,烹饪时煮熟煮透。要自觉远离疫源,配合开展处置工作,共同防控疫情。


供稿:科教兴农中心  弓素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