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讯息

新闻讯息
位置: 首页> 新闻讯息> 正文

迎校庆“学术论坛”:我校举办“玉米遗传改良与高产技术太行学术论坛”

作者: 时间:2022-05-30 点击数:

5月29日,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农学院和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玉米遗传改良与高产技术太行学术论坛”。此次论坛是我校120周年校庆“学术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论坛以“遗传改良与高产技术助力玉米高产高效”为主题,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陈绍江教授、赖锦盛教授、王璞教授,华中农业大学严建兵教授,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徐云碧研究员、李少昆研究员,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李新海研究员、王宝宝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久然研究员,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陈化榜研究员及我校段会军教授11位专家作学术报告。校长、实验室主任申书兴教授代表学校向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简要介绍了我校玉米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的历史沿革与科研成果。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马峙英教授,副校长、实验室管委会副主任赵邦宏教授出席活动。论坛开幕式由副校长、实验室副主任李存东教授主持。

会上,李新海研究员分享了我国玉米生产特征与需求、玉米育种科技进展、玉米种业科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对策与建议;赵久然研究员分享了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创制思路和选育过程,以及利用京2416进行的系列杂交种培育与应用;陈绍江教授详细介绍了单倍体诱导基因PLA和DMP在跨作物中的诱导应用,以及单倍体筛选和加倍技术体系;严建兵教授介绍了玉米ZmPLA1基因在玉米单倍体诱导过程中的遗传与分子机制;陈化榜研究员介绍了玉米三种单向杂交不亲和基因的克隆、验证及应用;赖锦盛教授概述了国内外玉米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表观遗传学和分子育种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和应用前景;徐云碧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最新的玉米靶向测序液相芯片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李少昆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多次打破我国玉米高产记录的详细情况,为我国玉米产量的提升提供借鉴经验;王璞教授介绍了作物栽培学发展的新内涵,指明了玉米抗逆栽培研究的新方向;王宝宝研究员介绍了玉米耐密育种中的全基因组选择规律、耐密关键基因的挖掘及玉米“单倍体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情况;段会军教授阐述了玉米耐旱基因ZmHB53的发掘过程及ZmHB53-ZmPYL4调控玉米耐旱的分子机制。

本次论坛围绕玉米分子生物学、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科技前沿,为与会人员搭建了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成果展示和思想交流的平台,师生们就玉米研究领域前沿与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有助于推动我校玉米科研团队的发展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农学、园艺、植保、生命、资环等学院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4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师生参加了活动,腾讯网、搜狐网、植物科学最前沿、智种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转播了本次论坛,累计参会人数达9000余人次。

版权所有@ 18luck新利手机版iso 科学技术研究院

地址:保定市灵雨寺街289号| 邮编:071001 | 电话(传真):0312-75213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