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学院

思政案例

《土地管理学》-“十八个手印”

发布者:《土地管理学》-“十八个手印” 时间:2017-06-16 22:04:10 浏览:

“十八个手印”

授课程:土地管理学

讲授章节:土地管理原理:人本管理

切入点:在 “人本管理原理”中,讲到“土地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时引入此案例。

讲授目的及效果:通过讲述“十八个手印”的土地制度改革故事和历史背景,教育学生学习陈开元、严宏昌等人,将个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时代的发展和民生的需求相结合,大胆探索利国救民的途径,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勇于承担并知难而上。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谨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安徽凤阳人因连年灾害穷困潦倒,苦不堪言。当时陈开元调任凤阳县县委书记,他审时度势,顶住革委会高主任等保守势力的政治压力,深入基层群众了解当时各地的现状和疾苦。小岗村的生产队长严宏昌,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质朴之心,心系农民群众,为了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甘冒整治风险,和村民们秘密搞起了“分田到组”的责任制,带领村民们搞生产自救的热潮以解决温饱问题。陈开元积极利用小岗村“分田到组”的土地经营模式,不顾个人政治安危,发动智慧采取迂回的策略抵制政治干扰,不顾病体,大力支持严宏昌走土地改革之路。严宏昌召集了小岗村的十八位村民,立下了一份在中国土地改革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誓约,十八位村民在分田单干责任书上按下了十八个鲜红的手印,开创了一条大包干大变革之路。后来,陈开元因此被调离了凤阳县县委书记的工作岗位。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开启了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告别贫困并走向富裕的征程。

以陈开元和严宏昌等为首的基层干部,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尝试和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和民生需求,推动了生产力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这些人坚持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决心,更要学习其为国为民、勇于承担责任,知难而上的品格。

Copyright © 18luck新利手机版iso 国土资源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北保定灵雨寺街289号 邮编:071001

Baidu
map